海报新闻记者 邱静 张 大卫 聊城报道 近日,由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物探队开展的山东省水资源基础调查项目暨坑塘海底地形调查顺利完成现场调查,进入验收准备阶段。该项目对德州、聊城、滨州三市共1117个矿井、矿塘开展了高精度水下地形测量,首次实现了矿井、矿塘的三维化、数字化、标准化资源管理。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物探队工程测绘党支部书记魏忠勇介绍,该项目采用“空中无人机+无人机+地面测量”的地形、地图三维模型。对于开放式人工湖,无人机飞行精确收集水面电子海拔和地形数据。无人船配备多波束测深系统,可以实时获取海底高度和深度信息。通过整合这两个数据,我们构建了一个无缝连接水下和水面的三维物理模型,全面表征孔和池塘的实际形状和蓄水能力。 “为了实现从航线规划、自主导航到数据回传的全过程智能化操作,我们出动了7艘无人船和14名油藏地质局物探队测绘技术党支部高级工程师王凯。”山东省煤炭表示,考察队面临坑塘分散、交通不便、夏季炎热多雨等多重挑战。 坚持生态探索、文明施工,在确保数据准确的同时,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周围的环境。该项目严格遵守毫米级精度标准,是国家水资源基础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水深测量点平面误差不超过±3.75米,水深误差不超过±0.15米。所有数据均经过“两级检验、一级验收”,确保结果真实、可靠、值得信赖。
Leave a Reply